风水入门基础知识全解析
一、风水的本质与起源
风水,古称堪舆术,核心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。
- 起源:完善于战国时期,早期用于宫殿、住宅、墓地的选址与建设,强调“相地之术”。
- 核心概念:通过研究地理环境(空气、水、土等微观物质与天地宏观环境),选择适宜生存的空间,俗称“择吉地”。
二、阴阳五行:风水的底层逻辑
1. 阴阳理论
- 宇宙万物的根本属性,如天地、动静、明暗。
- 应用:看风水首重阴阳平衡(如住宅采光与通风调和),违背阴阳则格局失衡。
2. 五行体系
- 五行相生:金生水→水生木→木生火→火生土→土生金
- 五行相克:金克木→木克土→土克水→水克火→火克金
- 象征意义:
- 木(生发):春季、东方、仁善;
- 火(炎上):夏季、南方、礼仪;
- 土(载物):中央、包容、诚信;
- 金(肃杀):秋季、西方、正义;
- 水(润下):冬季、北方、智慧。
展开全文
三、八卦与河洛:空间方位的密码
1. 八卦溯源
- 先天八卦(伏羲):源自河图,象征自然现象(乾天、坤地、离火、坎水),方位为“天南地北,左离右坎”,主“体”。
- 后天八卦(文王):源自洛书,侧重实际应用,方位为“上离下坎,左震右兑”,主“用”。
2. 河洛数理
- 河图:一六属水(北)、二七属火(南)、三八属木(东)、四九属金(西)、五十属土(中),为“体”(如楼层、房间数)。
- 洛书:戴九履一(南北),左三右七(东西),二四为肩(西南、东南),六八为足(西北、东北),五居中央,为“用”(风水布局核心)。
四、二十四山与罗盘:风水勘察的工具
1. 二十四山构成
- 四维:乾(西北)、坤(西南)、艮(东北)、巽(东南)
- 八干:甲、乙(东),丙、丁(南),庚、辛(西),壬、癸(北)
- 十二地支:子(北)、丑寅(东北)、卯(东)、辰巳(东南)、午(南)、未申(西南)、酉(西)、戌亥(西北)
2. 三元龙分类
- 天元龙(阳:乾、坤、艮、巽;阴:子、午、卯、酉)——象征“天”,主贵气。
- 地元龙(阳:甲、庚、壬、丙;阴:辰、戌、丑、未)——象征“地”,主富运。
- 人元龙(阳:寅、申、巳、亥;阴:癸、丁、乙、辛)——象征“人”,主平安。
五、风水两大流派:峦头与理气
1. 峦头法(形法)
- 核心:观察外部环境,以“龙、穴、砂、水”为四大要素。
- 术语解析:
- 龙:山脉走势(太祖山→少祖山→父母山,如“龙脉”象征吉气来源)。
- 穴:气脉汇聚处(阳宅为住宅,阴宅为墓穴)。
- 砂:穴周山体(左青龙、右白虎、前朱雀、后玄武)。
- 水:河流、道路等,“水聚则财聚,水散则运散”。
2. 理气法(方位法)
- 核心:以八卦、五行、干支为基础,结合罗盘定向,推演时空吉凶。
- 工具:罗盘定方位,《八宅明镜》《阳宅三要》为经典理论,注重“坐向”与“流年”的配合。
六、关键名词与应用场景
- 明堂:穴前平坦开阔处,“明堂聚气”主家族兴旺。
- 藏风聚水:四周山形环抱(藏风),水势平缓汇聚(聚水),为风水理想格局。
- 向法:宅墓坐向需背山面水,如“子山午向”(北为坐,南为向),兼顾地形与罗盘测算。
- 五行应用:楼层选数(河图:1/6属水,2/7属火)、色彩搭配(东方属木宜青,南方属火宜红)。
七、学习建议:从基础到实践
1. 入门步骤:
- 熟记五行生克、八卦方位、二十四山阴阳属性。
- 结合罗盘实景观察“龙砂穴水”,如住宅背后是否有“靠山”(父母山)、前方是否有“案山”(明堂)。
2. 避坑提醒:
- 峦头为体,理气为用,先观地形再论方位。
- 远离“玄虚”理论,风水本质是环境科学,需结合自然规律判断。
以上内容系统梳理了风水入门的核心框架,建议结合罗盘实操与经典文献(如《葬书》《青囊经》)深化理解,逐步建立“天人合一”的堪舆思维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