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台、腾讯为什么要注销自家股票?
花一千多亿,把一样东西买回来,却又立刻销毁掉,请问这个东西是什么?
答案是:股票。
2024年,腾讯公司花了1120亿港元,从股民们手上大量回购腾讯自家的股票。买回来以后,二话没说就全部注销掉,仿佛没有存在过。
展开全文
不光是腾讯在这么做,2024年,A股有两千多家公司,港股有两百多家上市公司都在回购自家股票。
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「注销式回购」,也就是买回来股票以后直接注销掉。
那为什么这些企业要花那么多钱,把自己当初卖出去的股票又买回来?
买回来以后,为什么又要把它注销掉?
他们是不喜欢自家股票吗?
今天我就拿腾讯来举例子,给大家通俗解释一下「注销式回购」。
之所以拿腾讯为例,是因为腾讯的回购规模实在是太太太夸张了。
2024年港股上市公司有280多家在回购股票,一共花了2654.6亿港元,其中腾讯一家就花了1000多亿港元,占42%。
要知道,A股两千多家公司回购股票,一共也就用了1600多亿元。
那腾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?
先说为什么回购。
首先,回购股票最明显的就是可以拉升股价。
股票和菜市场里的菜一样,买的需求增大,大家都抢着买,就会把价格往上顶。
反过来,卖的需求变大,大家都抢着卖,价格自然就会往下压。
腾讯的大股东是一家叫Prosus的投资公司,可能是他们手头需要用钱,从前两年开始,就在一点一点地卖腾讯的股票来变现。
按照刚才说的,卖的需求增大,就会把腾讯的股价往下压。
而股价一旦下跌,腾讯的其他股东们肯定都不乐意,因为他们手里也有很多腾讯股票。
这个时候最头疼的人就是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了,一边是着急用钱,不得不卖股票的大股东,另一边是其他股东的利益,真是左右为难。
于是在2024年3月,马化腾就代表腾讯承诺:
2024年,腾讯会拿出至少1000亿港元从市面上回购股票。
然后戏剧性的一幕就出现了:
腾讯大股东Prosus把腾讯股票一点一点卖给股民。(为了防止股价波动太大,通常是每天只卖一点点,占每天交易量的一小部分)
腾讯公司又在一点一点从股民手上买回来。
这边卖一点,那边就买更多,这边又卖一点,这边又买更多,买和卖不停地在对冲,就看是卖得多还是买得更多。
到2024年底,腾讯公司一合计,全年已经花了1120亿港元来回购股票,兑现了年初的承诺。
再一看腾讯大股东这边,2024全年卖股票变现了542亿港元。
买的是卖的两倍还多。
那花了一千多亿买回来的这些股票,为什么要注销掉呢?
因为注销掉一部分股票,会让其余的股票变得更「值钱」。
就像电视剧《铁齿铜牙纪晓岚》里,和绅得到一对绝世古董,啪唧摔碎其中一个,另一个价值就会直接翻倍。
更具体一点,假设一家公司原本发行了一共9张股票(当然实际当中可能是90万张或者90亿张,我这里只是为了画起来方便,所以假定只有9张)。
9张股票代表这家公司的决策权和分红权拆成了九份。
通常,你每拥有一股,公司做决策要投票的时候你就拥有九分之一的决策权,分钱的时候你也可以分到九分之一。
现在其中一股被注销了,剩下的8股依然代表这家公司的全部决策权和分红权,这时候,你手里的那一股就代表八分之一的决策权和分红权。
显然,比之前的九分之一更多了。
用专业术语,就是这只股票的「每股收益」变多了。
所以,腾讯花了一千多亿港元把股票买回来又注销掉,约等于把这些钱分给了所有股东们,只不过不是直接发钱,而是把价值注入到了他们手上的股票里。
所以回过头来你会发现,腾讯这一招「注销式回购」,真是一箭5雕。
第一,对冲掉了大股东减持带来的负面影响。同时大股东也通过卖股票解决了资金问题。
第二,向外界展示了腾讯的底气。一千一百多亿毕竟也不是闹着玩的(腾讯2023年全年的净利润也就一千多亿),得账上有那么多钱,并且对公司业务未来有信心(相信千金散尽还复来),才敢拿出,也拿得出这么多钱来回购。
第三,让股东吃到了甜头。这样大家才会更乐意成为这家公司的股东嘛。
第四,兑现了年初的承诺。积累了腾讯公司和马化腾本人的商业信誉,下一次他如果再宣布回购计划,股民们会更加相信。
而不是像某一些公司,搞「忽悠式回购」,宣布回购计划来忽悠股民们上车,最后又不履行承诺,那大家以后还怎么相信你呢?
就像《繁花》里的爷叔说的,男人的第二个钱包,是你的信用,人家钱包里的钱,你可以调动多少。
第五,也是最重要的,就是咱们国家最近几年出了一些政策,支持和鼓励企业回购自家股票——提振市场信心嘛,腾讯这么大手笔,还都是「注销式回购」,刚好响应了国家政策,也起到了一个不错的示范作用。
你看,好处这么多,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都开始「注销式回购」,掀起了一股回购潮。
比如,茅台集团前阵子就宣布未来12个月要花30到60亿来回购股票。
相信2025年以及未来,会有更多中国企业参与进来,让更多投资者和股民吃到甜头。
评论